发表时间:(2015-06-10 15:49:43) 点击量:62

发表时间:(2015-06-10 15:49:43) 点击量:62
风险管理是安全标准化的基础和核心,是安全标准化创建的重点、难点。
通过事先风险分析、评价,制定风险控制措施,将管理关口前移,实现事前预防,达到消减危险、有害因素,控制风险的目的。
安全标准化工作小组必须全面理解、熟悉、掌握。企业从业人员应经培训、了解风险管理。
一、几个概念:
风险(risk)的定义:发生特定危险事件的可能性与后果的结合。
风险度R=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概率)L×事件的严重性(后果)S
危险、有害因素的定义:可能导致伤害、疾病、财产损失、环境破坏的根源或状态。
风险与危险的区别和联系。
风险评价的定义:评价风险程度并确定其是否在可承受范围的过程。
二、风险管理基本要求
1、学习安全标准化风险管理评审标准
2、建立作业活动清单、设备设施清单
作业活动清单(表式)
序号 |
作业岗位 |
作业活动 |
|
|
|
设备设施清单(表式)
序号 |
设备设施名称 |
位号 |
部门 |
|
|
|
|
3、建立风险评价管理制度
制度中应明确评价组织、负责人及评价目的、范围、准则、方法、时机和频次等。
风险分析时机:常规活动每年一次(检查与评审),非常规活动开始之前。
风险评价的范围:所有常规和非常规的生产经营活动,所有生产现场使用的设备设施和作业环境的危险、有害因素。
5.2.1.2企业风险评价的范围应包括:
1)规划、设计和建设、投产、运行等阶段;
2)常规和异常活动;
3)事故及潜在的紧急情况;
4)所有进入作业场所的人员的活动;
5)原材料、产品的运输和使用过程;
6)作业场所的设施、设备、车辆、安全防护用品;
7)人为因素,包括违反操作规程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8)丢弃、废弃、拆除与处置;
9)气候、地震及其他自然灾害。
三、常用的危险、有害因素辨识方法(风险评价方法)
1)工作危害分析(JHA);
2)安全检查表分析(SCL);
3)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LEC);
4)预危险性分析(PHA);
5)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HAZOP);
6)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FMEA);
7)故障树分析(FTA);
8)事件树分析(ETA)。
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LEC)
对于一个具有潜在危险性的作业条件,影响危险性的主要因素有3个;(a:发生事故或危险事件的可能性L;b:暴露于这种危险环境的情况E;c:事故一旦发生可能产生的后果C。)用公式表示危险性,则为:D=L×E×C
1)发生事故或危险事件的可能性L判定准则:
事故或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与其实际发生的概率相关。绝对不可能发生的概率为0,必然发生的事件,概率为1。考虑一个系统的危险性,绝对不可能发生事故是不确切的,即概率为0情况不确切。所以,以不可能发生的情况作为“打分”参考点,定其分值为0.1。人为地将极少可能发生的情况规定为1;能预料将来某个时候会发生事故的分值规定为12。
表1:事故或危害发生可能性L判定
L值 |
事故或危险情况发生可能性 |
L值 |
事故或危险情况发生可能性 |
12 |
完全会被预料到 |
0.5 |
可以设想,但高度不可能 |
7 |
相当可能 |
0.2 |
极不可能 |
4 |
不经常 |
0.1 |
实际上不可能 |
1 |
完全意外,极少可能 |
|
|
2)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率E判定准则:
作业人员暴露于危险作业条件的次数越多,时间越长,则受到伤害的可能性也就越大。规定连续出现在潜在危险环境的暴露频率分值为12,一年仅出现几次非常稀少的暴露频率分值为1。以12和1为参考点,再在其区间根据在潜在危险作业条件中暴露情况进行划分:
表2:暴露频率E判定
E值 |
出现于危险环境的情况 |
E值 |
出现于危险环境的情况 |
12 |
连续暴露于潜在危险环境 |
3 |
每月暴露一次 |
7 |
逐日在工作时间内暴露 |
1 |
每年几次出现在潜在危险环境 |
4 |
每周一次或偶然地暴露 |
0.5 |
非常罕见地暴露 |
3)发生事故或危害的可能结果C判定准则:
造成事故或危险事故的人身伤害或物质损失可能在很大范围内变化,规定需要救护的轻微伤害的可能结果,分值规定为1,以此为一个基准点;而将造成许多人死亡的可能结果,规定为分值100,作为另一个参考点。在1~100之间,插入相应的中间值:
表3:事故或危害的可能结果C判定
C值 |
可能结果 |
C值 |
可能结果 |
100 |
大灾难,许多人死亡 |
10 |
严重,严重伤害 |
40 |
灾难,数人死亡 |
5 |
重大,致残 |
15 |
非常严重,一人死亡 |
1 |
引人注目,需要救护 |
4)危险性D判定准则及控制措施
确定了上述3个具有潜在危险性的作业条件的分值,按公式进行计算,即可得危险性分值。据此,要确定其危险性程度时,则按下述标准进行评定:
表4:危险性D判定
风险等级 |
风险(D = L×E×C) |
可能结果 |
巨大风险 |
≥330 |
极其危险,不能继续作业 |
重大风险 |
180—320(包括180) |
高度危险,需要立即整改 |
中等风险 |
70—179(包括179) |
显著危险,需要整改 |
可接受风险 |
20—70(包括20) |
可能危险,需要注意 |
可忽略风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