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认证人脉交流通讯录
- 近几日以来,全国普遍高温,局部地区的气温甚至达到40度以上,做好防暑措施显得尤为重要。近日,有网帖称在室外温度达到35摄氏度时,经过暴晒的汽车内部温度会迅速上升至60摄氏度,此时车内甲醛浓度也会快速上升,达到平时的5倍甚至7倍。到底真相如何呢,小编向相关专家进行了求证。
北京中环物研环境质量监测中心的技术负责人金途:这个说法是真的。
金途表示,由于甲醛是一种具有特殊刺激性的气体,其主要来自车内的装饰材料以及油漆、胶水、黏合剂等,无论是豪车还是名车,都无法完全避免。除车内原有配件,车主加装的饰品、配件也有可能成为释放甲醛的罪魁祸首。如汽车的脚垫、座套等就是其中典型。在脚垫和座套中,常见劣质黏合物,经暴晒后,甲醛释放量十分巨大。在经过暴晒后,车内甲醛浓度确实随温度上升而升高,但开窗通风后甲醛浓度会迅速降低。甲醛有着致敏和刺激作用,例如可引起过敏性皮炎,造成呼吸道的刺激,长时间或高浓度吸入后,出现水肿、眼刺激、头痛甚至哮喘等等。
金途介绍说,他们使用甲醛测试仪对一辆轿车的车内温度和甲醛浓度进行了检测。轿车内有真皮座椅、混合纤维的地胶。实验前,轿车已在室外停放了约1小时,停放点附近的温度在34至36摄氏度之间。
又停放一个小时后打开车门,热浪扑面而来,车内温度达到38.8摄氏度,远远没有达到15分钟升到60摄氏度的水平。而通过检测,此时车内甲醛浓度含量达到每立方米0.73毫克。
开窗通风约两分钟后,车内的温度下降至37.9摄氏度,甲醛的浓度也下降至每立方米0.16毫克。为了增强通风效果,他们将轿车从静止加速至每小时60公里,约一分钟后停车。此时车内温度下降至33.0摄氏度,甲醛浓度则下降至每立方米0.13毫克。
由于目前没有车内甲醛浓度国家标准,他们参考了室内空气甲醛浓度标准,其极值不应超过每立方米0.08毫克。也就是说在高温下停放两个小时,车内的甲醛浓度达到室内标准极值的9倍。按照国内最新的空气质量检测标准规定,甲醛浓度低于0.1mg/m为合格,高于此数值均为“甲醛超标”。
金途表示,车内甲醛的来源很多,内饰中含有胶质成分的设备都会有甲醛释放,比如皮座椅、地胶等等。甲醛释放量与温度具有直接关系,温度越高甲醛释放量越大。对于甲醛的祛除,开窗通风是最为有效的途径,两三分钟就能把绝大多数甲醛等有害气体排除。
两盆水可吸收车内甲醛
车主们在去除车内甲醛等有害气体时,也存在不少误区,不少市民认为在车内放置橘子皮可去除甲醛,但实际上这基本没什么作用,而使用菠萝皮相对有效,因为菠萝皮中含有的酸性物质可以中和甲醛;还有的车主买来活性炭包来吸收甲醛,但实际上活性炭只是甲醛等有害气体的“搬运工”,必须定期将活性炭包取出放置在阳光下暴晒,再拿回车内使用,长时间放在车内,反而使活性炭包将吸收的有害气体再次挥发出来;还有的情况就是有市民感觉车内味道很重,就购置香水等物品来遮盖,这实际上不仅起不到任何效果,反而容易造成二次伤害。
实际上,比较简单有效的除甲醛的方式,就是在车内的前排和后排分别放置一盆水,让空气中的甲醛溶于水里。不过,这些办法只能解缓车内甲醛的含量或释放,无法一次性彻底去除。如果需要彻底消除甲醛,还是应当到有资质的专业机构,采取高温蒸气等方式一次性消灭甲醛等有害气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