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机构: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测量控制设备及系统实验室、机械工业测量控制设备及网络质量检测中心(CNAS编号L3331)
检测机构依据以下标准进行着火危险试验服务,出具CNAS检测报告、CMA报告、第三方检测报告。
一、试验依据与标准
- GB/T 7261-2016《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基本试验方法》第17.6章节
- 内容概要:规定继电保护装置在异常工况下的着火危险试验方法,包括高温运行、过载条件下的材料阻燃性能及绝缘材料耐燃性评估。
- 关键参数:试验温度范围、持续时间、样品状态(通电或断电)。
- GB/T 14598.27-2017《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 第27部分:产品安全要求》第10.6.5.2章节
- 内容概要:明确非金属材料的阻燃等级要求,需通过灼热丝试验(如750℃/850℃灼热丝接触30秒,无持续燃烧或火焰扩散)。
- 适用范围:额定交流电压≤1000V、直流电压≤1500V的设备,户内安装环境。
- DL/T 478-2013《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通用技术条件》第6、7.16章节
- 第6章:通用技术要求,包括设备在极端环境(温度、湿度、污染等级)下的稳定性。
- 第7.16章节:规定设备在高温、过载条件下的安全性能,需验证外壳材料及内部元件的防火性能。
- IEC 60255-27:2013《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 第27部分:产品安全要求》第7、10.6.5.2章节
- 内容概要:与GB/T 14598.27-2017等同,要求材料阻燃性符合IEC 60695-2-11标准,试验方法与国际接轨。
二、试验设备与条件
- 试验设备:
- 灼热丝试验仪(符合IEC 60695-2-11)
- 高温试验箱(温度范围:-40℃~300℃)
- 绝缘电阻测试仪、漏电起痕试验仪
- 环境条件:
- 温度:25±5℃;湿度:≤75%RH
- 电源:AC 220V/50Hz
三、试验项目与结果
- 材料阻燃性试验(灼热丝试验)
- 依据标准:GB/T 14598.27-2017 10.6.5.2、IEC 60255-27:2013 10.6.5.2。
- 方法:对设备外壳及内部非金属部件施加850℃灼热丝30秒,观察是否引燃及火焰持续时间。
- 结果:试样未发生持续燃烧(火焰熄灭时间≤30秒),符合标准要求。
- 高温运行试验
- 依据标准:GB/T 7261-2016 17.6、DL/T 478-2013 7.16。
- 方法:设备在70℃环境温度下连续运行2小时,监测外壳温度及电气性能。
- 结果:外壳最高温度≤90℃,绝缘电阻≥100MΩ,无变形或功能异常。
- 过载条件下的着火风险评估
- 依据标准:DL/T 478-2013 7.16、GB/T 7261-2016 17.6。
- 方法:模拟短路故障,施加1.5倍额定电流持续1分钟,观察设备是否起火或释放有毒气体。
- 结果:未出现明火、烟雾或有害气体释放,符合安全要求。
四、结论
- 合规性评价:
- 受检继电保护装置的非金属材料阻燃性、高温稳定性及过载安全性均符合GB/T 7261-2016、GB/T 14598.27-2017、DL/T 478-2013及IEC 60255-27:2013的要求。
- 设备在户内环境(海拔≤2000m、湿度≤95%)下使用风险可控。
- 改进建议:
备注:本报告仅对送检样品负责,试验结果基于标准规定条件,实际应用需结合现场环境综合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