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真不是您需要的服务?
掺混肥料(BB肥)检测 掺混肥料(BB肥)分析鉴定 标准GB 21633检测 中科院广州测试中心
掺混肥料又称配方肥、BB肥,是由两种以上粒径相近的单质肥料或复合肥料为原料,按一定比例,通过简单的机械掺混而成,是各种原料混合物。
BB肥是今后肥料发展的方向,它的优点是:①养分全面、浓度高、增产节本显著,针对性强。它的总养分一般在52%以上,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国产复混肥有效成分多在25%左右,进口复合肥养分总量多为45%-48%,但进口复合肥养分比例(N:P2O5:K2O=15:15:15)磷配比例偏高,造成养分较大的浪费。BB专用肥的养分配比是在考虑作物需肥特点的基础上,参考当地土壤养分供给状况而提出的,既有科学性,又有针对性。②加工简便,生产成本低,无污染。③配方灵活,可根据作物营养、土壤肥力和产量水平等条件的不同而灵活改变,弥补了一般通用型复合肥因固定养分配比而容易造成某种养分不足或过剩的缺点。BB肥做基肥和追肥均可,因溶解性好,做基肥宜表施,不宜施过深土层;果、茶、菜等施用BB肥不宜撒施,宜条施和穴施,距种子和作物根系3~5厘米,施后盖土,追肥兑水施即可。亩施用量只要进口复合肥的60%。
一、掺混肥料(BB肥)的利用而造成的污染的弊端:
1.重金属和有毒元素有所增加
直接危害人体健康,产生污染的重金属主要有Zn、Cu、Co和Cr。从掺混肥料(BB肥)的原料开采到加工生产,总是给掺混肥料(BB肥)带进一些重金属元素或有毒物质。其中以磷肥为主。中国施用的掺混肥料(BB肥)中,磷肥约占20%,磷肥的生产原料为磷矿石,它含有大量有害元素F和As,同时磷矿石的加工过程还会带进其它重金属Cd、Cr、Hg、As、F,特别是Cd。另外,利用废酸生产的磷肥中还会带有三氯乙醛,对作物造成毒害。研究表明,无论是酸性土壤、微酸性土壤还是石灰性土壤,长期施用掺混肥料(BB肥)还会造成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富集。比如,长期施用硝酸铵、磷酸铵、复合肥,可使土壤中As的含量达50~60 mg/kg。同时,随着进入土壤Cd的增加,土壤中有效Cd含量也会增加,作物吸收的Cd量也增加。
2.微生物活性降低,物质难以转化及降解
土壤微生物是个体小而能量大的活体,它们既是土壤有机质转化的执行者,又是植物营养元素的活性库,具有转化有机质、分解矿物和降解有毒物质的作用。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的试验表明,施用不同的肥料对微生物的活性有很大的影响,土壤微生物数量、活性大小的顺序为:有机肥配施无机肥>单施有机肥>单施无机肥。中国施用的掺混肥料(BB肥)中以氮肥为主,而磷肥、钾肥和有机肥的施用量低,这会降低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和活性。
3.养分失调,硝酸盐累积
中国施用的掺混肥料(BB肥)以氮肥为主,而磷肥、钾肥和复合肥较少,长期施用造成土壤营养失调,加剧土壤P、K的耗竭,导致NO3-N累积。NO3-N本身无毒,但若未被作物充分同化可使其含量迅速增加,摄入人体后被微生物还原为NO2-,使血液的载氧能力下降,诱发高铁血红蛋白血症,严重时可使人窒息死亡。同时,NO3-N还可以在体内转变成强致癌物质亚硝胺,诱发各种消化系统癌变,危害人体健康。在保护地栽培条件下,即使是以施用有机肥为主的100 cm土层中NO3-N累积量也在240~740 kg/hm2。
4.酸化加剧,pH变化太大
长期施用掺混肥料(BB肥)加速土壤酸化。一方面与氮肥在土壤中的硝化作用产生硝酸盐的过程相关。首先是铵转变成亚硝酸盐,然后亚硝酸盐再转变成硝酸盐,形成H+,导致土壤酸化。另一方面,一些生理酸性肥料,比如磷酸钙、硫酸铵、氯化铵在植物吸收肥料中的养分离子后,土壤中H+增多,许多耕地土壤的酸化和生理性肥料长期施用有关。同时,长期施用kcl,因作物选择吸收所造成的生理酸性的影响,能使缓冲性小的中性土壤逐渐变酸。此外,氮肥在通气不良的条件下,可进行反硝化作用,以NH3、N2的形式进入大气,大气中的NH3、N2可经过氧化与水解作用转化成HNO3,降落到土壤中引起土壤酸化。掺混肥料(BB肥)施用促进土壤酸化现象在酸性土壤中最为严重。土壤酸化后可加速Ca、Mg从耕作层淋溶,从而降低盐基饱和度和土壤肥力。
二、怎样避免和减少这些污染及弊端:
1.强化环保意识,加强监测管理
2.增施有机肥,改善理化性质
3.普及配方施肥,促进养分平衡
4.应用硝化抑制剂,缓解土壤污染
5.采取多管齐下,改进施肥方法
三、滥用掺混肥料(BB肥)的危害:
1.对农作物的危害
2.对环境的危害
可检测项目:堆密度、微量阴离子、氨态氮含量、硝态氮含量、总氮含量、缩二脲含量、铁含量、碱度、水不溶物含量、粒度、硫酸盐含量、亚甲基二脲含量、磷含量、游离水含量、颗粒平均抗压碎力、腐植酸、有机质含量、氨基酸、钾、有机质、水分、PH值、硫、氯、钠、水分、密度、中量元素(钙、镁)、微量元素(铜、铁、锰、锌、硼、钼)、重金属含量(砷、汞、铅、铬、镉)、微生物指标 (蛔虫卵死亡率、粪大肠菌群数)等。
检测标准:
GB 21633
中科分析:
资质范围:食品检验、药品检验、农药化肥检验、产品化学特性检测、产品物理特性检测、产品系统检测、一般物品鉴定、危险不敢吃 废物鉴定、2噁英检测、再生资源利用鉴定、司法鉴定、未知物成分分析、危险废物鉴别及检测、毒理试验、危险化学品鉴定与危险化学品分类鉴定、
涉及地区:广东省、浙江省、福建省、海南省、云南省、广西省、贵州省、新疆省、四川省、重庆市、西藏省、湖南省、江西省、湖北省、上海市、北京市、天津市、安徽省、江苏省、甘肃省、宁夏省、内蒙古省、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山东省、陕西省、山西省、河南省、河北省
中国科学院广州化学研究所分析测试中心
集团旗下有以下分公司:中科检测(集团)有限公司
广州中科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嘉兴中科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重庆中科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湛江中科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江西中科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化工事业部
张工:13431035152 QQ:2811689013
邮箱:zhangcb@gic.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