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17日 星期一
生意宝检测通,检测认证一站式平台!
服务与产品
叶华
检测认证服务专家
专家最新动态:叶华 在2017-04-27 09:28:24发表了纺织品有害物质限量测试
臭氧处理对羊毛织物起毛起球的影响

发表时间:(2016-08-19 16:04:47) 点击量:8

  织物受到外界摩擦时,材料表面纤维由于滑动摩擦力的作用,会使得纤维松散,当摩擦力大于纤维之间的摩擦力或者抱合力时,纤维就会被抽出,形成大量的毛羽。而羊毛表面的鳞片是由根部向尖部依次叠盖,在受到外力摩擦时,就更容易引起纤维和纱线相互纠缠,使纤维不断向毛根方向缓缓蠕动、缠结,表面毛羽增多,最终使毛端伸出织物表面。当毛端露出一定长度后,在一定的纠缠揉搓条件下形成毛球。另外,由于羊毛具有天然的卷曲形态,也对织物的抗起毛起球性能起到关键作用。卷曲形态提高纤维间的抱合力,同时羊毛的螺旋大分子增加了羊毛纤维优良的弹性,使得羊毛纤维具有较好的强度,从而造成被钩挂的纤维不易断裂脱落,最终在织物表面形成较多的毛羽形成大量的毛球。  

    羊毛织物的起毛起球问题至今都是服装行业面临的一大难题。目前,较常用到的抗起毛起球整理方法有氯化法、蛋白酶法、等离子法、臭氧法等,检测仪器常用滚箱式起球及勾丝测试仪、圆轨迹法起毛起球仪等。其中氯化法通过氧化作用,部分去除了羊毛的鳞片,使得物理性能受到较大损伤,且整理过程中会产生危害生态环境的含氯气体。蛋白酶法、等离子法虽然环保性好,但技术成本较高。臭氧作为一种环保型氧化剂,日益受到羊毛生产企业的关注。本文通过分析羊毛织物经过臭氧处理后的性能特征改变,结合起毛起球、强力等性能测试结果,揭示臭氧处理对羊毛织物抗起毛起球性能的影响。  

    羊毛织物臭氧整理法的抗起球机理:  

    臭氧整理方法与氯化法相似,都是通过对羊毛纤维鳞片结构的氧化作用,以达到抗起球的效果。但与氯化法不同的是,氯化法是部分去除羊毛纤维的鳞片,并附上一层树脂涂层,使得相互鳞片之间更为平整,减弱了定向摩擦效应,从而达到抗起球的效果。臭氧法是利用羊毛纤维的皮质层和鳞片层在臭氧的强烈氧化作用下生成可溶性的胶质蛋白,在胶质蛋白溶于水后,羊毛纤维的鳞片结构显得更为粗糙,表面沟槽和纹路更加清晰明显,同时鳞片结构也因为氧化作用而变薄,使得羊毛表面各层构造均一化,减弱了羊毛纤维的定向摩擦效应和羊毛纤维相互交错的可能性,同时尽可能保留了羊毛纤维的结构和形态。  

    臭氧处理前后抗起毛起球性能的变化:  

    臭氧处理后的羊毛纬平针织物抗起毛起球性能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样品虽然起毛起球等级没有提升,但可以清晰地发现起球的数量减少。织物起球的过程经过绒毛形成、绒毛纠缠、毛球形成、毛球脱落四个过程。织物表面毛球的数量是由毛球形成和脱落两个过程的动态平衡的结果。  

    织物起球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①纤维要求足够的强度和伸长性(高的断裂功或韧性大)和耐疲劳性;  

    ②纤维要柔软、易于弯曲变形和形成纠缠;  

    ③要有足够多和足够长的突出毛羽;  

    ④要有产生纠缠的摩擦条件(非单向,能反复进行)。  

    臭氧处理后的羊毛织物起毛起球性能的提升,主要缘于臭氧处理使得羊毛织物的定向摩擦效应减弱,使得纤维不容易从织物中抽拔出来,不容易弯曲变形和形成纠缠,减少了突出毛羽的数量。同时,由于臭氧的氧化作用,使羊毛纤维的皮质层和鳞片层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损伤,降低了织物的强力性能.从而抽拔出织物的纤维不能满足起球所需的强度和伸长性而更容易发生断裂,从而提升了织物的抗起毛起球性能。

相关咨询

最新评论

  • 总数:0   页次:0/0  

发表评论

顶部 咨询 二维码 底部

检测通手机版

QQ:2804879579
检测认证人脉交流通讯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