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o-Rad电穿孔仪是一种利用高电压电脉冲在细胞膜上形成暂时性纳米孔,从而增加细胞膜的渗透性的装置。其核心原理是利用电场对细胞膜磷脂分子的作用。当细胞处于外加电场中时,细胞膜两侧会形成电势差。随着电场强度的增加,细胞膜的磷脂双分子层结构会发生局部重排,形成亲水性的孔隙,即电穿孔。这些孔隙的形成使得原本无法自由通过细胞膜的大分子物质,如DNA、RNA、蛋白质及某些药物等,能够顺利地进入细胞内部或者从细胞内排出。电穿孔的形成是一个动态过程,这些孔洞在电场作用后不久就会自行封闭,孔洞的存在时间通常很短,从几毫秒到几秒不等,具体时间取决于电场的强度、持续时间以及细胞类型。
Bio-Rad电穿孔仪的使用流程:
设备检查:确保电穿孔仪的电源、电极板、工作液等设备和材料齐全,并且仪器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检查电极板或针头是否有磨损、松动或其他问题,如有需要及时更换。
样品准备:根据实验需求选择合适的细胞或微生物样品,并确保其在电穿孔前处于适当的生理状态。对于细胞样品,需进行细胞计数和活性检测,以确保样品的质量和数量满足实验要求。
工作液选择:电穿孔仪工作时需要用到工作液,不同材料的工作液不同。要选择适合工件材料的工作液,以充分发挥电穿孔仪的作用。
波形选择:根据实验需求选择合适的波形,如指数衰减波、方波等。不同的波形对细胞膜的影响不同,因此需要根据具体实验需求进行选择。
参数设定:根据实验需求设置电流、电压、脉冲频率等参数。这些参数的选择应基于实验的具体需求和电穿孔仪的性能。参数设定完成后,通过设备上的菜单或旋钮进行确认和调节。
样品装载:将准备好的样品装载到电穿孔仪的电极板或电转杯中。确保样品均匀分布,避免气泡和聚集现象的发生。
预电击检查:在正式进行电穿孔前,进行预电击检查以确认设定的参数是否正常。这有助于及时发现并纠正潜在的问题,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
启动电穿孔仪:按照设备说明书上的步骤启动电穿孔仪。在启动过程中,注意观察设备的运行状态,确保一切正常。
进行电穿孔:当设备达到预设条件后,按下脉冲键对样品进行电穿孔。在电穿孔过程中,密切关注设备的运行状态和样品的变化情况。如发现任何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操作并检查设备。
样品回收:电穿孔完成后,将样品从电极板或电转杯中取出,并进行必要的后续处理和分析。
设备清洁:清理工作区域和设备表面,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维护状态。特别注意清洁电极板或针头部分,避免细菌感染和交叉污染的发生。
数据记录:记录实验过程中的关键参数和数据,以便后续的数据分析和结果验证。
更多访问:
http://www.zlwgao.com/Products-28993630.html
https://www.chem17.com/st303904/list_16020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