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溶性微粒检测是多个行业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
不溶性微粒是指在注射剂或溶液中不应该出现的、流动的、人体所不能代谢掉的颗粒,一般指的是肉眼不可见且粒径小于50µm的微粒。这些微粒可能源于生产过程中的杂质、原料中的不纯物或是包装材料脱落的微小碎片。由于人体毛细血管管径平均为6~9μm,因此不溶性微粒进入人体后,若其粒径超过一定大小或数量超过一定限度,就会在人体内蓄积并带来不可逆的危害,如引发静脉炎、肉芽肿、血管栓塞、肺水肿、肺动脉压升高、组织坏死等症状,严重时还可能引起过敏反应,甚至危及生命。因此,不溶性微粒检测对于确保产品质量和保障人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不溶性微粒检测的主要项目包括:
微粒尺寸分布:检测样品中不同尺寸范围内的微粒数量,通常关注10μm以上及25μm以上的微粒。这些尺寸界限的设定基于微粒对人体可能产生的危害程度。
微粒数量控制:根据产品类型和用途,设定每单位体积(如每毫升)中允许的最大微粒数量。例如,静脉注射液中对微粒数量的控制尤为严格,以确保药物注射时的安全性。
微粒形态分析:虽然部分检测方法如光阻法无法直接观察微粒形态,但显微计数法可以清晰展示微粒的形状、颜色及表面特征,为微粒来源分析提供重要线索。
特殊微粒检测:针对某些特定产品,如生物制品、眼科用药等,还需检测特定类型的微粒,如硅胶颗粒、纤维状物质等。
更多访问:
http://www.china-pss.com/sjxd-Products-17864735/
https://www.chem17.com/st277818/product_17864735.html